(鳳凰新聞網絡電視臺訊)好醫生治病,一定是精神專注,神定氣閑,不求名利,救死扶傷,要一視同仁,都當成自己最親的人,要把病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煩惱,全力以赴不做表面文章,才是天下的好醫生。”從跨入醫療行業起,何蔚就暗暗發誓,要依托一把有溫度、有情懷的柳葉刀,做一名讓病人信賴認可的好醫生,踐行誓言,何蔚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半個多月前,得知自己腰椎骨折,真害怕會癱瘓!苯,患者石確普赤剛剛完成腰椎骨折手術,這成為拉薩市人民醫院首次成功實施的嚴重腰椎骨折手術,也成為“組團式”援藏以來首個手術成功的病例!敖M團式”援藏的師徒幫帶,逐步實現了“大病不出藏”的目標。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何蔚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到在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和醫院黨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積極投身臨床工作,關心醫院發展,為醫院的發展獻計獻策。作為這次手術的主刀醫生何蔚,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的副主任醫師,是北京“組團式”第七批援藏醫療隊的脊柱外科專家,他格外重視此次病例。立刻與同科室主任廖濤副主任醫師組織醫務人員開會研商治療方案。何蔚介紹,該病例屬于脊柱爆裂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手術十分復雜,“需要脊柱截骨手術,因脊柱手術安全區域小,失之毫厘的手術操作,患者可能會出現下肢癱瘓,以及大小便功能失禁,故在脊柱外科手術中屬于四級手術,難度最高的一種!
手術前,何蔚帶領科內醫務人員與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劉波教授和何達教授進行了遠程會診,最終決定對患者進行脊柱后路腰2椎體次全切除截骨矯形手術,以糾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序列。隨后,何蔚醫生與科內醫生多次商討,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為預防術中脊柱節段動脈損傷引起的大出血,并將應急預案詳盡地告知每一位參與手術的醫生,以達到術中默契配合。
在3700米高原上吸著氧氣進行手術,對在拉薩工作3個多月的何蔚醫生來說,早已是常事。但如此級別的手術,除了是對耐力、體力的考驗外,更需要和麻醉科、重癥監護科、血管介入科等醫務人員的協同合作!坝y而上,緊密協作,相信大家能圓滿順利完成手術!痹谛g前多次的組內討論中,何蔚醫生的加油打氣給整個團隊注入了極強的信心。
手術室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經過8個多小時的“浴血奮戰”,此次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患者轉入ICU,生命體征平穩,脊髓圓錐功能、雙下肢功能正常。
“現在還在恢復期間,下肢都可以在正常范圍內活動,聽何醫生說明天我就能出院了!23日,石確普赤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對中新網記者說,“這些天,脊柱組的醫生和護士長定期來指導我和家人進行詳細到每半天的飲食和肌肉康復指導,出院后我會認真進行腰背肌鍛煉,相信很快就能和以前一樣自由活動了!
何蔚表示,該患者出院后,醫院將及時跟進其恢復的狀態,并會對患者定期回訪,及時掌握患者的恢復情況。“人活著要有精神追求,為別人帶去幸?鞓,自己也很幸?鞓。作為醫生,解除病痛是一種幸福。”這被何蔚稱之為自己的“時尚”價值觀。
自2015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對口支援省市和單位先后選派七批1300余名醫療人才進藏,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七市地人民醫院。目前,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達300余人。其中,北京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達20余人,來自北京的專家均和當地醫生簽訂了“師帶徒”合作協議,為提升高原醫療衛生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