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新聞網絡電視臺記者王永軍訊 )“以前我們村門口的坑塘里面有秸稈、垃圾、雜草堆積腐爛后,天一熱就臭氣熏天,這周圍幾排的人都能聞到,大家出門更是得繞著走,自從村里有了塘長管理員,每天都能看到手拿打撈工具的“小紅人”在那巡邏,現在坑塘很干凈,連一片落葉都沒有,也不難聞了,路過的時候身心愉悅”該村村民對治理后的坑塘嘖嘖稱贊。一塊塊兒醒目的公示牌,上面標注著“溝長”和“塘長”的姓名及其電話號,從此一條條溝、一個個坑塘就有了“管家”,有了負責人。近期,我縣“四措”并舉全面推行溝長制和塘長制,扎實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擦亮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
動員部署有“速度”?h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把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作為為民辦實事進行推進,多次組織鄉鎮(街道)召開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推進、調度會議,副縣長何鵬飛出席會議就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有關要求進行研究部署,科學謀劃,提出了思想站位明確、方案內容明確、考核標準明確、任務目標明確的具體工作要求,著力黑臭水體溯源工作,確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消除不復反,徹底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
專項治理有“深度”。各鄉鎮(街道)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屬地責任,摸清本轄區內農村黑臭水體底數,在所有行政村建立了“一溝(塘、坑)一檔”制度,明確了村級坑塘、溝渠管護的直接責任人、巡河員、保潔員,每個坑塘周邊均落實了村級溝長塘(坑)長公示牌、張貼了宣傳標語,健全了治理后的農村黑臭水體垃圾清理和打撈體系,網兜、竹扒等打撈設備配備齊全,并建立了定期、日常調度機制臺賬。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宣傳工作,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中來,營造全民參與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讓黑臭水體長“制”久清。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塘長620名,溝長150名,坑塘、溝渠累計巡查3850余次,清理水體垃圾986余噸。
考核驗收有“溫度”。5月26日—27日縣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九個督查組化身為農村黑臭水體考核驗收組,對18個鄉鎮(街道)行政村開展為期兩天的現場考核驗收工作。副縣長何鵬飛親自帶隊到龔店鎮泥河張村、姜莊村就灰河及支流沿線養殖場取締情況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進行調研,現場核實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是否徹底有效,水體周邊是否做到岸凈水清,并召開村級兩委會,給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己蓑炇战M根據考核標準,到各鄉鎮(街道)行政村通過查閱資料、現場勘查、與群眾交流等方式,對大部分鄉鎮(街道)行政村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出肯定;針對個別鄉鎮(街道)領導重視力度不夠高、行動不力、治理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幫助其分析原因對癥下藥的同時,要求其明確責任,嚴格按照長效機制,扎實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共抽查坑塘310個、溝渠36條,已整治296個、27條,剩余的暫未達到考核標準,正在整改中。
督查監管有“強度”。隨著各村溝長和塘長的管理,提高了村民們保護水源意識,成為葉縣打通坑塘溝渠整治“最后一公里”的生力軍。下一步,縣污染防治攻堅辦將繼續抓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督導工作,不定期開展黑臭水體督查巡查,嚴禁表面治理和虛假治理,禁止簡單采用沖污稀釋、一填了之等“治標不治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