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里的“旭”日暖陽
——廊坊高新區應急和環境保障局副局長九三學社社員李旭
(鳳凰新聞網絡電視臺通訊員王柄鈞訊)
3月14日下午,剛剛完成包聯企業62名員工核酸采集任務的李旭,突然接到了管委會領導打來的電話,抽調他到與安次區緊鄰的永清縣漢庭酒店隔離點參與隔離專班保障任務。任務緊急,事不宜遲,他簡單打理好行裝后,與其他同志迅速趕往永清縣漢庭酒店隔離點開展保障任務。
進駐隔離點后,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工作局面,他沉著應對,嚴格按照應急處置流程設置“三區兩通道”,及時做好人員隔離、環境消殺、隔離人員情緒安撫等工作,確保了重點人員集中管控落地落實。忙完手頭的工作,時針已過零時,剛要躺下休息,隔離點的一名學生突然身體不適,高燒39.3度且持續不退,情況萬分緊急,他迅速撥通相關部門電話,多方協調,在凌晨3點將患病學生及時轉運至市級“黃碼”醫院廊坊市中醫醫院,確保了學生第一時間得到了醫療救治。
面對事無巨細、繁雜瑣碎的隔離保障工作,凡事他都要親力親為,核酸、體溫等數據統報、人員信息檔案整理等、接收發放物資,到處都有他穿著防護服來去匆匆的身影,給隔離學生送飯、做好環境消殺,主動溝通協調公安人員、醫護人員、隔離酒店等各方各部門,他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徹夜鏖戰,到了飯點就匆匆扒幾口了事,困了就裹緊大衣在床上瞇一會兒。
“不僅要讓孩子們吃得香、睡得暖、住得好,更重要的是要消除隔離期間給她們帶來的心里負面影響!崩钚裾f,“我們要千方百計做好她們的心理疏導工作,不能因為接受防疫集中隔離,讓孩子們產生心理陰影!
在隔離點的學生中,大多為13-16歲正處青春期的女學生,剛入住隔離點時,大多數學生都不同程度產生了焦慮、恐懼、憤怒、自責無助等負面情緒。能否讓她們承受起各種不利因素的歷練,是否能夠安心學習,是否能夠合理調整自己的情緒、心理、精神狀態,成為了擺在李旭和所用工作人員眼前的一道待解難題。面對困難他不等不靠不繞道,迎難而上。首先,為確保防疫安全,李旭和同事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防護服、口罩、手套及換洗衣物,以及嶄新的被褥和洗漱等用品,為學生們打造了舒心、溫馨、整潔的住宿環境。此外,他以現有人員為基礎組建了心理幫扶團隊所有人都化身為“知心叔叔”、“知心阿姨”,通過調查問卷、面對面交流等形式了解學生需求,針對學生心理難題,心理幫扶團隊能夠快速制定解決方案,隨時密切關注情緒變化和個人訴求,及時掌握隔離學生情緒波動和心理變化。為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機,他積極協調幫扶單位為每個孩子配備老年手機,可以通過接打電話,發送短信的方式與家人實現了“空中連線”,打消了孩子的恐懼感、孤獨感,切實起到了“隔離不隔心”的作用。并通過發放防控明白紙、播放勵志歌曲、感恩故事、短信群發等方式,為孩子“快遞”心靈營養套餐。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心理天團”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孩子都從悲觀的情緒中走了出來。李旭也在每天收獲著無數感動!笆迨灏⒁棠銈兪俏倚哪恐械耐跽摺薄皶胖凶掷镄虚g透漏出對我們信任和感激之情,每當讀到真摯情感的字眼,我忍不住落淚了!崩钚裾f,僅僅幾天時間,孩子們能迅速從剛隔離時情緒低落的狀態調整過來,多虧大家共同努力及時為孩子們“心理賦能”。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4月6日,在永清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全部師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隔離觀察,經批準解除隔離,安全返回家中與親人團聚。
“感謝李局長在隔離點對孩子的照顧”、“感謝您和同事們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你們辛苦了”。面對家長簡短而真摯的感謝話語,李旭的眼眶濕潤了!翱吹剿袑W生都在解除隔離后,安全到家,回到父母的懷抱,是對我和同事們在崗位上默默堅守最好的回報”李旭說。
這就是作為一名普通干部的李旭,用初心點亮愛心,他和同事們一起為處在“倒春寒”中的孩子們帶來了冬日暖陽。
4月7日,圓滿完成永清隔離點的保障任務后,正在安次區進行集中隔離休整的李旭,還未等身心俱疲的身體調整過來。4月8日便接到安次區組織部通知,要求奔赴廊坊市第三職業中學康復點進行支援。
征塵未洗的李旭再披“鎧甲”,火速奔赴康復點,對康復點五百多名轉陰的康復人員,進行情況匯總、數據統計、上報,嚴格做到了情況詳實、數據準確、報送及時。面對接踵而至陸續返家的解除隔離人員,他積極聯絡各縣(市、區),各鄉鎮轉運專班,逐層逐級逐人落實轉運任務,一天最多轉運完成安次區域內、外三百多人,切實做到了交接轉運“零差錯”“零事故”的“雙零”紀錄,至今他依然和同事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線陣地,疫情不退,決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