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1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橫州市文化館(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開展線上非遺影像展,集中展播我市2021年入選南寧市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非遺影像,讓更多群眾了解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非遺和生動的非遺保護實踐。南山白毛茶的傳說流傳于橫州市那陽鎮一帶,其植根于民間,傳說講述相傳距今600年左右。
《橫州志》卷之四:建設志•寺觀在介紹應天寺中提到“明建文帝既遜國,執揚應能度牒,云游湖、蜀、滇、閩,后入粵至橫隱寺中十五年,人不知也!敝腥A民國三十二年版《橫縣志》第十冊“八景”中提到“山上特產白毛茶,為建文帝手植,傳種至今不絕,故稱圣種”。
故事傳說講述的是,相傳建文帝(明惠宗朱允炆)到南山壽佛寺隱居生活時將他身攜的七顆茶種栽種在了南山壽佛寺旁,茶樹生長后茶葉尖端逐漸顯毫顯毛,名為“白毛茶”。他親手制茶,先敬供過佛祖后才給僧人們飲用。建文帝在離開壽佛寺時親手寫下“萬山第一”這四個字。當時無人知道建文帝的身份,過后才發現竟是皇帝,因茶為建文帝親手種植,故又名為“圣種白毛茶”。此后在民間就有了南山白毛茶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