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新聞網絡電視臺訊)
打造綏芬河地產名品,讓綏芬河的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是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也是企業決策者思考的焦點。百年口岸不能僅僅停留在百年“通道”上,更要成為進口原料精深加工的產業集散地,讓“原字號”通過精深加工,提高它的附加值,用名牌拉動產業鏈,讓名牌提升百年口岸商旅名城的知名度。
綏芬河今日木材有限公司的決策人于志明,眼光高遠,要在進口的“原字號”上作足文章,實現對原料精深加工的夢想,將小菜板做成了大產業。
在國林木業城,有一家以生產“百年口岸”牌砧板而名聲鵲起的企業,它就是綏芬河今日公司。
看似不起眼的小菜板,卻被這家公司做得風生水起,把小菜板做成了大產業。目前,產品銷售網絡已經覆蓋東北,正向全國市場鋪開。小小的椴木菜板不僅進入了國內千家萬戶的廚房,而且還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近的銷售到俄羅斯,最遠銷售到中東地區。
圖為工人正在制做菜板 記者 姚自強 攝
1. “林都”人勇闖“木業之都”掘金
2003年,正值綏芬河木業起步之時,來自“林都”伊春的于志明,剛剛邁出校門。他毅然加入到伊春兩萬人赴綏芬河的淘金隊伍,闖進“木業之都”。在“門檻低、利潤大、風險高”的鋸房子行業,擺開了創業的主戰場。
鋸房子,并沒有什么高深的技術含量。只要有幾臺鋒利的大鋸,有幾名技術過硬的鋸手,再買來些優質的木頭,就可以加工生產,再能找到好的買家,收回投資,獲取利潤,就算成功。當年,一道鋸最好的效益,一年可以賺取三四十萬的真金白銀。
在這個行當中,于志明牛刀小試,初獲成功,并且攻城掠地,擴張創業空間,由單一的木材粗加工生產,拓展為木材經貿公司、網絡科技公司三位一體的綜合型企業。
當經濟危機的風暴席卷全球之時,“今日”公司及早行動,為“明天”綢繆,背靠大樹“國林木業城”這處避風港灣。國林木業城從原料到市場,諸多方面都給予今日公司巨大支持,使企業避開風口浪尖激流險攤,出海揚帆遠航。
每談至此,于志明心懷感恩,溢于言表。
2. “木業之都”要有木業“名牌”
傳統上,今日木業以接單代料加工為主。只要產品質量過關,客戶滿意就能獲得利潤?墒,產品生產得再好,也要貼上人家的牌子,最終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要有屬于自己企業的品牌,要讓企業走得更遠,于志明決心改變傳統的打法,不再走“代工”的老路子,要轉型升級,開發屬于“今日”的獨家拳頭產品,從不起眼的椴木菜板做起,打造屬于自己的名品。
“百年口岸”綏芬河享譽中外,雄心勃勃的于志明信心滿滿,要把新開發的產品同“百年口岸”綏芬河“嫁接”。今年3月,今日公司成功注冊了“百年口岸”商標。在生產的第一塊菜板上,印上了“百年口岸”商標。那一刻,于志明仿佛看到了光明而美好的未來。
他說,綏芬河是我生意的起點,是我發展的福地,我要讓我的產品與“百年口岸”同登榮耀的殿堂。讓“百年口岸”綏芬河與“今日”的“百年口岸”系列產品交相輝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百年大計。
3. 一塊菜板就是一張推介綏芬河的名片
一塊不起眼的椴木菜板,從拼接到成品,一共要經過十七八道工序。各類規格的菜板上,印有精美的“百年口岸”商標和“國林木業城制”等字樣,格外醒目。
據介紹,公司科研團隊不斷推出新產品,以滿足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近日,又推出一款新型的“碳化”工藝菜板,破解了南方潮濕,菜板易發霉、變形等難題,經過碳化后的菜板防腐、抗微生物侵蝕,更加環保,填補了碳化砧板領域的國內空白。
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網絡,目前“百年口岸”牌菜板已行銷到全國各地,一二級代理商多達400多家。公司還在淘寶上開辦了屬于自己的企業店鋪,線上市場占有率高達50%以上。在全國椴木菜板行業,市場占有率也在30%以上。
在國內一些林區旅游景點,“百年口岸”菜板已經被作為旅游產品銷售,很受歡迎。我市也有不少電商、微商,甚至是賓館、飯店都在銷售“百年口岸”牌菜板。
外地有一名大學畢業生,每月從“今日”購入二百到三百塊椴木菜板,在淘寶上銷售,僅此一項,每月輕輕松松獲利上萬元。還有精明的商家把“百年口岸”菜板帶到韓國銷售,使企業實現了“兩頭在外”。而更具傳奇的是,有商人把“百年口岸”菜板銷售到迪拜,一塊小小的菜板,賺到幾十美金。
于志明自豪地說,每一塊小菜板,都是向世人推介綏芬河的一張名片!
下一步,他要把這張“名片”做大,將公司開發的系列產品,都印上“百年口岸”商標,讓“百年口岸”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