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兵:十年“背山”奔波,筑就大夢忠魂
——記中國老兵吳憲領創作推廣愛國文化的“長征”故事
(鳳凰新聞網絡電視臺訊 )大家還記得嗎?2012年10月16日,是中國紅軍萬里長征的紀念日。這天,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鳳凰網等數十家新聞主流媒體,報道了河南老漢吳憲領為宣傳他創作《中華父親山》紀錄片,而進行的“我的愛國文化萬里長征”,曾網紅一時,影響國內外。如今,1951年出生的他年過七旬,仍在背著他創作的中國第一部《中華父親山》,忙碌奔波,四處游說,期望他的這“座山”,成為:黃河文化的新發現,中國文明的新座標,中華出彩的新景觀,世界文旅的新亮點!
一.“北漂”京城,愛國尋夢
吳憲領,出生豫東農村,參過軍,當過教師和公務員,酷愛文學創作40多年,一個思路:志為世界寫中華;一個選題:創作愛國文化為主題;不追“明星”,不跟“陣風”;不忘初心,艱辛筆耕,創作出16部書稿,均獲得了國家著作登記證書。在70年代家庭困難時期,曾經白天拉犁子,夜晚寫稿子,一有空余時間,就隨時隨地,在“膝蓋上寫中國”,被人們稱為“中華愛國老兵”,綽號“膝蓋作家”。
2003年的陽春3月,吳憲領攜帶著他的大型詩集《速記中國》處女作,北漂京城,試圖尋覓更大的夢想。他窩居潮濕的大廈地下二層搞創作,寫出8000字的《中華頌》四字歌,被人戲稱“地下二層A詩人”。一日三餐,一餐兩個饅頭;賣一本書,才能有吃飯錢,過著艱難度日的生活。
2006年5月,春夏之交的一天中午,他在北京和一位影視界創作黃河文化的李慶春先生,同桌就餐,邊吃邊聊。李先生說,正籌拍一部母親河的大片。他便接上一句,你拍母親河,我拍父親山。靈感由此而發,但父親山在哪里?何山可稱“父親山”?他苦思不得其解。他要尋山,問山,創立“中華父親山”;這成為他亟待實現的文學創作一大夢想。
二、追逐夢想,萬里長征
由于許多條件所限,一晃數年過去了。此間,中國發生兩件大事:
2008年,他經過河南省政府同意,為北京奧運會創作出“中國文化千米長卷”;2010年,他創作的《中華頌》8000字四字歌文化長卷,在上海世博會得到了展示,收到世界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和我國有關部門官員的贊揚。
如何著筆創作《中華父親山》,使其盡快問世?2012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他在北京受到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多位領導的集體接見,倍受鼓舞。他隨后便返回河南中岳山下,根據自己多年的構思,在時任河南嵩山文化研究會主任段玉山、副主任呂宏軍、黃建民、王劍松、常松木等人的支持下,采訪調研,查閱資料。他根據中岳嵩山的36億年歷史發展演進,挖掘整理創作出與中華母親河地理人文,相匹配的中國第一部1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華父親山》腳本。
同年10月16日,吳憲領為了宣傳《華父親山》,籌集拍片資金,他又在北京追夢方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東和他的團隊支持下,在全國首次舉行他個人的“我的愛國文化萬里長征”。出發時,他這位61歲的老人,一身迷彩戎裝,肩背軍旅包,上插紅色國旗隨風飄揚,再現著他60年代軍人的風采。其實,他剛做過心臟搭橋大手術,硬是拖著嚴重的病體,西行晉、陜、甘、寧,東去魯、晥、蘇、浙,南到鄂、湘,考察五岳大山。一路風霜,飽嘗艱辛,身背《中華父親山》初稿,攜帶著大餅和方便面,餓了啃一個大餅或方便面充饑。包里裝著速效救心丸和感冒藥;遇到心臟難受和發焼感冒,吃一粒速效救心丸或感冒藥應急。常常夜宿路邊小店,忍受著寒冷,盼望著天明,想著往前要趕的路程。
吳憲領“我的愛國文化萬里長征”一路行程,雖然一沒拜官,二沒擾民,卻受到國家最權威的主流媒體關注,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中華網等全國50多家媒體,群體集結,同時聯動,隆重發聲,第一次向世界報道關于中華父親山的重要消息。
三、“背山”賣書,令人感動
吳憲領行程萬里,途經12個省市,通過考察調研,使心里更有底氣,這是因為:嵩山位居天地之中、神州之中、中原之中,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始祖地,國之初;是中華文明發源地、民族尋根拜祖朝圣地。神岳嵩山,作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唯此為大,當之無愧!
日月輪回,光陰即逝。打造中華父親山,歷史時代的擔當,刻不容緩。但是,人生實現夢想并非易事。吳憲領在1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華父親山》初稿完成之時,曾有一位投資商決定對本片全額投資。沒曾想,這位投資商資金鏈斷裂,該片被拖6年不能投拍。吳憲領無奈,把電視片腳本改為書稿。他想出書,又遇到一波三折,沒有出書資金成為第一大難題。他的初中老同學高政,看到他急于出書難,便慷慨解囊,擠出給兒子的1萬元結婚錢,支持他出書;一位同情他的朋友,又及時幫他轉借2萬元,緩解了出書困難。2019年4月,他在好友周鷹、宋宗祧、王子領的積極幫助下,北京出版集團的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中華父親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最大圖書館和世界華文社團許多愛國人士率先收藏。本書以“萬山之祖”、“天地之中”、“神話傳說”、“歷史文明”、“帝王朝圣”、“三教薈萃”、“古建世遺”、“少林功夫”、“名勝景觀”、“嵩山贊詩”等十大章節,第一次向天下揭開神岳嵩山36億年的神秘蓋頭來,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中華父親山的奇特風采!
2019年9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河南視察黃河的消息,讓吳憲領這位年近七旬的愛國老兵激情更是難耐,決心為發掘黃河文化,傳播黃河文化竭心盡力。同時,中華父親山所在地中岳嵩山腳下登封市許多熱愛文化的仁人志士,也都支持他的中華父親山文化項目。為此,市政協委員王振北聯系10多名政協代表,連續3年積極向當地每年的“兩會”諫言獻策,得到市委、政府三部門的重視;該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唐中有,連同企業界的劉中秋、劉松林、劉旭霞、劉麥根、柜子城、郭金龍、趙啟成、周春彤等愛心人士,組建群團,創建論壇,傳播中華父親山文化。一些院校和社團的領導人楊玉華、李國民、張富領、弋梅榮、卲慶顏、張平瑞、徐培鴻、黃海、付巖峰、余保萍、常金萍、楊富鑫等同志,都紛紛給予了鼓勵和支持。這一切更使他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2020年4月21日,疫情稍有好轉,他便背上中國第一部《中華父親山》,前往事先聯系好的上海去賣書。他手里錢少,坐不起“高鐵”豪華火車,就只好購買夜間的普通火車票。在他看來,這樣出行,既節省住宿費,又能照樣趕路。幾位同車的旅客問他,年齡這么大了,為什么不坐“高鐵”?他只有以笑代答說,坐這種火車習慣了。
4月22日,吳憲領經過一夜行程,到達上海。上海市奉賢區圣秀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的兩位朋友熱情接待了他,并向他推薦到附近的旅館安頓住下。這時,他深知囊中羞澀,很不好意思地表示,不愿去旅館。朋友只好在這家公司的一個空房,找來被子和褥子,在地板鋪上墊子當床,這才住下來。
吳憲領千里賣書睡地板的消息不徑而走。在網絡微信上,有的表示贊嘆,有的表示同情,還有的感動得發來流淚的表情,……。上海市奉賢區圣秀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寶山區羅溪書院、河南省登封市一家公司,積極認購《中華父親山》,表示支持這位老人。一位浙江的普通愛心人士,在網上看到他的事跡,甚為感動,立即用微信給他轉來2000元,支持他盡快投拍中國第一部大型影視片《中華父親山》,好讓天下華人了解中華父親山,認識中華父親山,尋根拜親中華父親山,凝聚愛國報國之力,同心同德,實現中國夢!
2021年“五一”節前夕,為迎慶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愛國老兵、七旬作家吳憲領,身背他歷經多年,艱辛創作的中國第一部《中華父親山》和原創千詩集《中華頌》赴京,再尋他的中華愛國文化夢。他的此行動念:一是,向北大、清華、國家圖書館,贈送中國第一部《中華父親山》和新作《中華頌》,夢想助燃中國青年愛國燎原之火!二是,與中國中央電視臺洽談1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華父親山》拍攝合作事宜,夢想用中華民族根親文化,激發天下華人愛國報國之力,富民強國,振興中華!
除此,他還別出心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古有《弟子規》,他大膽編創出中國第一部現代《女兒規》;為傳承弘揚中國詩歌記憶教學法,創作出《新編中學歷史地理快速記憶歌》,與教材課時點對點無縫對接;助教助學,寓教于樂,減負增效,旨在打造中國詩歌快速記憶教學第一品牌;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迎慶黨的二十大召開;他激情滿懷,精心筆耕,現今又已經創作出以中國紅色文化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快速記憶歌》書稿;還有…….。
新的百年新征程。在采訪即將結束時,他信心滿滿地說:“吾把夕陽當朝陽,自信百歲寫文章。生命奢望別無它,唯圖世界愛中華”,F在,年過七旬古稀的中華愛國老兵吳憲領,為了人生初心、愛國大夢、報國忠魂,仍然還在繼續為民族寫詩,向世界放歌,“背山”長征,奔波奮進!
詳情垂詢電話:19937690789(齊琪);17638568811(吳憲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