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消息網訊)走進靖邊海航紅色文化藏品展覽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站立在館中央的那尊兩米多高的毛澤東主席塑像,仿佛向參觀者微笑著招手致意。整個展館有半身、站、坐等姿態各異的毛主席瓷塑像,畫像、絲織品、刺繡、搪瓷,以及大小不一的主席銀、銅、鋁、玻璃、塑料毛主席像章,舉不勝舉,使人目不暇接。
展館還有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的有關生活紀念物品500余件,珍貴資料照片3000多張,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糧票、布票、棉花票、購物劵,報紙、畫報、年畫、連環畫、宣傳畫,各個時期的郵票、錢幣、有效證件、通告、賬單等,還藏有紀念章、軍功章200多枚,瓷器200余件,毛主席瓷像100多尊,像章上萬枚。該館是一家收藏數量多、品類較為齊全的民辦展覽館。上萬件紅色文化藏品,無不飽含著徐海航對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無限敬仰和一往深情,凝聚著他多年的艱辛和傳奇的人生。
今年45歲的徐海航,是子洲縣馬蹄溝鎮四旗里村土生土長的一個農家子弟,過去因家里貧窮,他沒上過一天學,斗大的字不識一個。19歲時,他毅然走出家門,只身一人來到靖邊闖蕩,起初靠蹬三輪收破爛、賣菜維持生計,其間他跑遍靖邊鄉村,經幾年的小本生意,海航逐漸有了一些積蓄,于是他和婆姨在城里開了一家蔬菜批發門市,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他自幼喜好收藏,對偉大領袖毛主席非常熱愛,因此便開始走村串戶收集各種材質、造型的毛主席像章,同時也開始收藏各種有價值的文化藏品。由于資金缺乏,在他婆姨的支持下,將自己的車賣了5萬元錢繼續用來收藏。時下,居住在城里的人,想方設法都要買房子,而他卻把上百萬元錢全部投資搞收藏,這些寶貝物品搬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平日一家人省吃儉用,硬是在舌尖上摳,將平時生活中節約下的錢用來購買他心愛的文化藏品。其間,他跑遍了全國的主要城市和農村。從2012年開始,海航在靖邊城以年租金10多萬元,租了三層樓房用來辦展覽館,將他10多年來費盡心血收集來的文化藏品全部展現出來,免費向群眾開放,供世人參觀欣賞。然而三年時間下來,他負債60多萬元。
現在海航面臨的困境是,在一個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里,要展示上萬件藏品,談何容易?眼下,他再無經濟能力租賃寬敞的房屋。目前他一家4口生活過得挺緊巴,有人建議他把藏品適當地出售一些,以解燃眉之急,但他的回答是:就是砸鍋賣鐵他也舍不得出售這些藏品。
幾多付出,幾多回報。凡來他的展覽館參觀過的人,都很驚訝,無不對他稱道不已,認為他一個沒文化的人,卻干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很了不起。前不久,他在北京見到了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坐在輪椅上的李訥在和海航談起他搞紅色收藏這件事時,非常感慨,表示在她有生之年要全力支持海航這種文化義舉行為。近年,徐海航創辦的文化藏品展覽館被靖邊縣教育局正式命名為全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個人被該縣文廣局授予為靖邊文化事業有突出貢獻榮譽稱號,同時他還是全國收藏協會會員、靖邊縣收藏家協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