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消息網訊)紅色收藏是專指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活動相關聯的歷史遺物和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紅色收藏品門類眾多,凡是能展示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戰斗 風采,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歷史上重要會議、重大戰役等重大事件的經典文物、文獻及其他遺存,都屬于紅色收藏范疇,其中描繪革命領袖和英雄題材的作品 是重中之重。
盛世收藏文物,衰世收藏黃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喜愛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把收藏作為珍愛的表達,紅色收藏則意蘊更深。它以一種特殊形式,展示中國近代以來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艱難歷史,見證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表達人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和追求。
紅色收藏的人是紅色傳人,收藏紅色的事業神圣而艱辛。在我縣,有這樣一位癡情于紅色收藏的傳奇人物,歷經多年艱難,從一個民間收藏的“草根”,成為紅色收藏家。
一位陜北人,為了收藏他四處奔波;一位47歲的中年人,為了信仰他28年志向不改,只為紅色收藏;一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收藏家,他的收藏不為賺錢升值,只為啟迪后人銘記歷史,珍藏一份關于民族希望的溫暖記憶。徐海航一個其貌不揚的民間收藏家,是我縣紅色革命陜甘寧邊區藏品第一人。
今年45歲的徐海航,是土生土長的一個農家子弟,過去因家里貧窮使他沒上過一天學,斗大的字不識一個。19歲時他毅然走出家門,只身一人去內蒙闖蕩,起初,靠蹬三輪收破爛、賣菜維持生計,經過幾年的小本生意,他逐漸有了一些積蓄,于是他和妻子在開了一家蔬菜批發門市,生意做的紅紅火火。
走進海航紅色文化藏品展覽館,映入眼簾的是站立在館中央的那兩米多高的毛澤東塑像,仿佛向參觀者微笑著招手致意。整個展館有半身、站、坐身態各異的毛主席瓷塑像、畫像、絲織、刺繡、搪瓷,以及大小不一的主席銀、銅、鋁、玻璃、塑料像章舉不勝舉,使人目不暇接。展館最為突出的是,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的有關生活紀念物品500余件,珍貴資料照片3000多張,以及五、六十年代的糧票、布票、棉花票、購物劵,報紙、畫報、年畫、連環畫、宣傳畫;有各個時期的郵票、錢幣、有效證件、通告、賬單等;還藏有紀念章、軍功章200多枚,瓷器200余件。主席瓷像100多尊,像章上萬枚?梢哉f徐海航的展館是一家收藏數量之多、品類較為齊全的民辦展覽館。如此上萬件紅色文化藏品,無不飽含著徐海航對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無限敬仰和一往深情,凝聚著他多年的艱辛和傳奇的人生。
談起收藏,離不開走南闖北收破爛的那些日子,他告訴我們,看到別人把這些藏品當廢品賣掉,他甚是心痛,想著干脆自己收藏,于是就走上了一條紅色收藏之路!由于他自幼喜好收藏,特別對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多么的忠于和熱愛,因此他便開始走村串戶收集毛主席像章,日積月累將各種材質、造型的主席像章收集起來。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便開始收藏各種有價值的文化藏品,在二十多年的收藏人生中,徐海航近乎癡迷。為了收藏,他的足跡踏便陜北的山山峁峁和祖國的大江南北,至今,徐海航不僅傾其所有積蓄,而且還外欠上百萬元債務!由于資金缺乏,在他妻子的支持下,將自己的小車賣掉繼續用來收藏。如今,居住在城里的人,設法都要買下自己的房子,而他卻舍不得買房子,把上百萬元錢全部投資搞收藏,這些寶貝物品搬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平日一家人省吃儉用,硬是在舌尖上摳,穿衣不講究。將平時生活中節約下的錢,用來購買他理想心愛的文化藏品。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紅色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徐海航決定拿出自己的藏品建造一座紅色展覽館。說干就干,經過前期規劃和設計,2012年,他終于租了三層樓房用來辦展覽館,年房租10多萬元,將他十多年來費盡心血收集來的文化藏品全部展現出來,并且將分類裝裱的畫像、資料等懸掛上墻,紅色書籍、報紙以及武器模型等整齊擺放……供人們參觀學習,而他卻遺憾的說道,當時還有許多圖片和資料,因為沒有場地沒能展出來……
然而三年時間下來他負債60多萬元。由于實在無法承擔展館的費用,只得被迫關館,搬進了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里,在這一間小屋子里,要展示上萬件藏品,談何容易?眼下,他再無經濟能力投資租賃寬敞的房屋?吹剿患4口生活過得挺緊巴,有人建議把藏品適當的出售一些,以解燃眉之急,但他的回答是: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舍不得出售他的這些藏品。
為了搞收藏,徐海航沒少吃苦,經常風餐露宿不說,身無分文時甚至討過飯。用別人的話說他就是個“瘋子”,弄這些收藏的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換回了滿屋子的舊照片、“爛”畫冊、“破”報紙……一貧如洗的他連給孩子交學費的錢都拿不出來,妻子最終帶著女兒去銀川打工賺錢養家糊口,徐海航自己一個人守著藏館過著像“光棍兒”一樣的生活?墒,所有的苦和難都無法改變徐海航的的初衷。
由最初的喜歡變成了今天的責任,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藏品的不斷積累和逐漸豐富,徐海航成了“紅色富翁”,在經濟上卻常常是“負翁”。由于平日大筆的資金用于收藏,他常常囊中羞澀,有時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仍然不舍得將藏品賣掉!
徐海航告訴我們父親經常教導他們兄妹幾人要熱愛共產黨,熱愛毛主席。要把革命精神發揚好,把優良的傳統繼承好,把紅色的故事宣傳好,成為一名合格的革命傳人。他對毛主席的敬仰是發自內心的,他希望自己的收藏也能感染下一代,從小熱愛共產黨,熱愛毛主席,永遠銘記這段歷史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他才特別重視紅色歷史文化的收藏。
這位普通的農民,他沒有讀過書,也不不會講豪言壯語,但為了一個紅色夢想,20多年傾注了全部心血,積累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書寫了一部動人的紅色傳奇。這一份執著,令人動容。雖然現在徐海航創辦的家庭紅色展覽館很小,卻是屬于他的寶貴的紅色精神家園。相信經過他的不懈努力,這座紅色展覽館必將成為人們了解歷史、振奮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
說起今后的打算,徐海航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們,雖然夢想算是初步實現,可收藏這條路還很長,自己一個人傳播紅色文化的力量也很有限。他希望擁有一個大型的紅色展館,通過舉辦紅色展覽,讓更多有識之士及社會組織和他一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注入一份永不磨滅的紅色正能量,讓紅色精神發揚光大!
人生數十載,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真的不容易,通過這么多年的努力,他幾乎收集齊了紅色革命陜甘寧邊區藏品。他的館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無法用價錢去衡量的,是歷史沉淀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